close

一個超詭異的標題。
不過我真的是這樣思考的。
內文很無聊煩索,
又是篇關於思考上的推演過程。
 
最近念了很多理論的書。
非常之多。
說實話,
我還真討厭看理論。
看了以後也會覺得很枯燥乏味。
不知道作者其所云。
很煩躁。
 
不過相對地,
我是一個很喜歡思考一些事情,
把那些事情歸納出一個理論,
然後講理論給別人聽的人。
 
這點小潘就深受其害,
每次都對我說你去念哲學系啦,
不要在我這邊講鬼話。
 
科科。
 
講起來我從小就是這種小孩。
幼稚園時就跟我媽說了類似道德經的觀念。
現在想想也真不可思議。
那麼小,哪看過道德經啊?
倒是我媽說我從小在畫畫時,都畫一些很細微的東西。
把旁邊一些非主體性的事情一併帶入畫中。
大概是從小觀察細微加上又愛一直亂想,所以才會變成這樣吧。
 
很久以前,大概在M型社會這本書出版時,
我只翻了一下那本書,沒有細讀。
後來我就跟友人說,之所以有名詞這東西,
是因為類似這種書的出現,他把他的理論加以闡釋,說服於大眾。
久了之後,大家認同他的想法跟理論就會開始使用這類的名詞。
因此名詞背後通常帶著一個龐大的理論。
 
這是高中的想法。
 
這個想法大概沒什麼太大的錯誤,
只是最近看了很多理論的書以後,覺得想要補充一些想法。
 
如果說邏輯上,名詞的產生源自於理論的話。
那麼可以說,理論是源自於複合性樣本採樣的結果。
 
當樣本數夠多的話,這些相類似的樣本就會有一些不完全相同的相同共通性。
基於這些共通性之下所歸納演繹出一個類似於理論的雛型。
再依這個雛型進而去套用其他樣本數,最後便可以導出一個理論性的結構產生。
 
越寫越覺得自己很像在寫統計或者是理工科的東西。
不過可能是自我感覺良好也不一定。
 
換句話說,如果這個想法成立的話。
那麼,關於我一直很頭大的數學,
就應該採取先做一大串應用題,然後從中間發現共通性,
再教公式,反回去套用應證。
不過這樣很沒有效率,所以一般都先教公式再寫應用題。
 
這樣寫一寫覺得很像建構式數學的教法,相當失敗。
或者是說建構式數學本身沒錯,而是成效上不顯著,
因為要學生自己發現那個共通點太困難了。
 
唔,為什麼結論會變成這種很像在寫教育報告的感覺=_=
 
又是一篇結論很難寫的感覺,虎頭蛇尾我想。
 
只是想補充一下之前的想法,將來大概會繼續修正吧。
 
這篇看看就好,看不懂可以發問,如果沒看也沒差。
反正是篇很瑣碎的腦中想法。
 
理工科的出來面對!!!
告訴我這個文科腦推演你們理工科有沒有錯誤?
(被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